服务热线
18616536026
二次离子质谱法(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, SIMS)是一种高灵敏度的表面分析技术,通过高能一次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,使表面原子或分子溅射并电离,生成二次离子,再利用质谱仪分析这些二次离子的质荷比,从而获得样品表面的元素组成、同位素分布及深度分布信息。
离子束轰击
使用高能离子束(如Cs⁺、O₂⁺、Ar⁺等)轰击样品表面,离子与表面原子发生碰撞,导致表面原子或分子溅射。
二次离子生成
溅射出的原子或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,部分被电离形成二次离子(正离子或负离子)。
质谱分析
二次离子被引入质谱仪,通过磁场或电场按质荷比(m/z)分离,最终由探测器检测并生成质谱图。
高灵敏度
检测限可达ppm(百万分之一)至ppb(十亿分之一)级别。
可检测极低浓度的元素和同位素。
高空间分辨率
空间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,适用于微区分析。
深度分析能力
通过逐层溅射,可实现纳米级深度的成分分析,揭示材料的三维结构。
多元素分析能力
可同时分析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。
半导体工业
检测芯片中的掺杂浓度、杂质污染及多层结构深度剖析。
材料科学
研究材料成分、杂质分布、界面结构及薄膜均匀性。
地质学
分析岩石、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,揭示地球化学过程。
生物医学
研究生物样品的元素组成、药物代谢产物分布及组织中的痕量元素含量。
环境科学
监测大气颗粒物、水体沉积物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。
动态SIMS(D-SIMS)
使用高能量、高电流离子束,适合深度剖析,但表面分子信息保留较少。
静态SIMS(S-SIMS)
使用低能量、低电流离子束,适合表面化学状态分析,分辨率高,适用于有机涂层和生物样品。
成像型SIMS
结合扫描技术,实现样品表面元素的二维或三维成像。
优点
高灵敏度、高分辨率、深度分析能力。
可分析同位素比值,适用于多种材料。
缺点
样品表面可能受损(溅射过程)。
分析速度较慢,数据处理复杂。
仪器成本高,操作复杂。
技术进步:提高分辨率、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,减少样品损伤。
应用拓展:在生物医药、环境监测、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。
多技术联用:与光谱学、成像技术等结合,实现多参数、高通量分析。
二次离子质谱法(SIMS)凭借其高灵敏度、高分辨率和深度分析能力,已成为材料科学、半导体工业、地质学等领域的分析工具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SIMS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应用潜力。